根据环球网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近日行踪成谜,与此同时伊朗什叶派最高阶教士席拉吉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无限期全球追杀令,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显示,已有超过700名涉嫌为以色列提供情报的人员被捕。更令人惊讶的是,伊朗什叶派发布宗教法令,宣布对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实施"无限期追杀"。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嘲讽哈梅内伊的藏身之处,称"知道他在哪,只是暂时不收拾他"。这番言论彻底激怒了伊朗高层。要知道,哈梅内伊在什叶派信徒心中地位崇高,相当于精神图腾。追杀令实际上是把对特朗普的仇恨上升到了宗教层面,这意味着任何虔诚的什叶派穆斯林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行刺者。
伊朗方面显然早有准备。从冲突爆发开始,哈梅内伊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革命卫队将其安置在德黑兰郊外的地下掩体内,切断了一切电子通讯手段,仅靠信使传递信息。这种安保措施堪比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领导人。有分析认为,哈梅内伊的隐身策略至少有三个目的:避免成为以色列空袭的目标、防止国内权力真空、以及维持神秘感以稳定民心。
展开剩余66%以色列方面显然不会坐视不管,以色列空军对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发动代号"午夜之锤"的空袭行动。虽然以军宣称成功打击了目标,但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发现,伊朗早已将408公斤浓缩铀转移至安全地点。更关键的是,这座90米深的地下核设施仅被炸穿60米,伊朗的核计划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这意味着以色列的军事打击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刺激伊朗加速核武器研发。
特朗普(资料图)
德黑兰街头的反美情绪正在急剧升温。国葬仪式上,数十万伊朗民众高呼"美国去死"的口号。值得注意的是,哈梅内伊并未出席这场葬礼。官方解释是"安全考虑",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哈梅内伊在刻意保持低调。革命卫队指挥官萨拉米遇刺后,伊朗高层人人自危,哈梅内伊此时露面无异于自投罗网。
国际社会对事态发展表示担忧。德黑兰方面的回应很明确:将美以告上联合国安理会的同时,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伊朗外交部提交的诉状详细列举了美以空袭民用设施的证据,并要求追究特朗普的刑事责任。这种"法律战+宗教裁决"的组合拳,显示出德黑兰正在动用一切资源对抗美国。
从军事角度看,美以对伊朗的"斩首"行动面临巨大挑战。革命卫队早已将指挥体系分散化,重要决策都通过纸质文件传递。这种"去中心化"的指挥模式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更棘手的是,伊朗境内潜伏着大量同情政府的民兵组织,他们随时可能对美以目标发动袭击。
经济层面,伊朗的核计划仍在稳步推进。虽然福尔多核设施受损,但伊朗在其他地区的离心机仍在运转。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估计,伊朗最快只需4-6个月就能恢复到被制裁前的核材料生产能力。这意味着时间并不站在美国一边,华盛顿的决策者面临艰难选择:要么接受伊朗拥核的事实,要么冒险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特朗普(资料图)
政治上,哈梅内伊的隐身凸显了伊朗权力结构的脆弱性。总统佩泽希齐扬主张缓和与西方关系,而革命卫队则坚持强硬路线。这种分歧在危机时刻可能演变为内斗。哈梅内伊选择躲起来,既是为了自保,也是在观察各方反应,为后续的政治洗牌做准备。
这场危机暴露出美国中东政策的根本性缺陷。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伊朗屈服,结果却适得其反。伊朗不仅没有放弃核计划,反而借此机会巩固了国内团结,提升了地区影响力。更危险的是,宗教裁决的介入使得冲突解决变得更加困难——这不是普通的国际争端。
发布于:江苏省悦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